隨著新興技術逐漸向各行各業滲透,冬奧會正在網絡世界中進行全息重建。中國聯通(4.020,0.01,0.25%)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積極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應用系統,開發與冬奧會相關的信息資源,運用數字技術和信息手段,創造冬奧會新體驗。利用智能鏈路專線創建4K/8K多媒體數字業務。
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采用4KHDR技術進行現場直播。同時,多個項目將采用8K超高清信號制作,可以清晰地展現冰雪運動的魅力和動感,給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現場體驗。當然,這也給通信網絡帶來了巨大的帶寬壓力。據了解,8KUHD分辨率為7680×4320,像素總數約3300萬,傳輸需要48Gbps帶寬。雖然冬奧會將場館到主媒體中心(MMC)的傳輸信號壓縮到1:4,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帶寬要求,但仍需要GB帶寬支持。
具體而言,北京冬奧會場館將對4KUHD或8KHDR視頻信號進行淺壓縮,然后將其傳輸回MMC或張家口山廣播中心(ZBC)。各場址演播室、場館單邊綜合制作系統與MMC或ZBC之間預留兩條10Gbps專線,用于視頻信號的雙向互傳及主備冗余。
此外,聯通智能鏈路專線結合信息技術,可以實現網絡故障的預測和主動預防。同時,通過智能路由識別技術,可以判斷主備路由光纖是否為同一光纜,實時分析光網絡的健康狀態,預測故障,規避網絡風險,提高網絡安全性。
據了解,光網絡具有智能加速的能力。基于流量的大數據分析可以自動識別流量突發。當交通量達到閾值時,專線可以自動提速,無需人工干預。
高科技助力通信運維管理走向數字化
傳統的網絡設備安裝需要一套復雜的安裝圖紙,明確給出設備板塊之間的連接關系,以指導運維人員的現場安裝。在冬奧會場景中,網絡設備安裝工期非常緊張,需要投入更多人力。但是,對于那些不具備波分專業知識背景的人來說,現場安裝會出現很多人為錯誤,導致網絡開通緩慢甚至無法開通,直接影響服務的交付時間。
這一次,中國聯通率先引入了數字技術。通過對設備、單板和端口進行數字建模,實現安裝信息與單板物理對象的實時比較,幫助現場工程師順利完成通信設備的安裝,大大降低工作錯誤率。同時,借助智能網管系統,設備可以快速在線,實現故障的實時可視化、快速排除,設備安裝可以數字化。
萬物互聯,直接導致了通信網絡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往基于經驗的傳統運維模式已不適用,而中國聯通部署的imasternce實現了網絡運營向自動化、數字化的轉變。利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平臺,實現單板、設備、站點和服務的多維、多方位的數字化展示,完成各種網絡場景下的跨域網絡資源協調、帶寬動態調整、性能數據可視化、故障原因分析等,從而提高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
中國聯通速度保障奧運相關參賽人員快速注冊
1月2日,中國聯通首都機場通信保障團隊接到北京冬奧會組委會的緊急任務。要求在1月4日0:00前完成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奧運相關區域的開放,實現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報名信息的快速登記。場館通信經理馮泉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相關人員于1月2日下午緊急接通上行專線,并于1月3日上午派出2名oin工程師到封閉隔離區進行oin設備調試。1月3日下午5點20分,兩個報名柜臺的oin積分提前成功調整,比北京冬奧會組委會要求的時間提前了6個小時,真正體現了中國聯通的速度。
目前,人類正進入萬物互聯、實時在線的時代。通過在通信網絡中采用先進穩定的OTN技術,中國聯通繼續為北京冬奧會組委會、媒體、運動員和現場觀眾等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的優質連接,并繼續在冬奧會現場實現多樣化的數字應用,為數字冬奧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