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消息(CWW)5G筑基,承載千行百業數字化高樓大廈。近期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未來五年信息通信業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爭取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能力全面提升。在這其中,5G作為重要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被譽為新基建之首,是產業變革的核心,其發展受到了高度重視,并得到了詳細規劃。
《規劃》指明未來5G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5G規模和用戶數均實現全球領先。截至9月底,全國5G基站數量已達到115.9萬座,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城區、97%以上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我國5G手機終端連接數已超過4.5億。總體來看,我國5G發展勢頭良好,但是距離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還需要信息通信業全面努力。
《規劃》給出了5G產業發展未來5年全方面、多維度的發展方向。在5G網絡建設方面,《規劃》在多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網絡質量方面提出邊緣下行速率100Mbps,上行速率5Mbps;通過異網漫游、網絡共享,進一步形成熱點地區多網并存、邊遠地區一網托底的格局;同時還明確提出了加快2G/3G退網,給產業界釋放了明確的網絡遷移政策方向。
在技術研發方面,圍繞補短板、強弱項,提出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問題,努力突破毫米波產業短板;對未來演進技術,在持續推進5G增強技術的同時,也要開展6G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繼續完善技術標準能力。
在應用方面,進一步強調和明確了“揚帆”行動計劃的三大任務,包括強化供給能力、構建推廣應用標準以及推進在工業、醫療、教育、文旅等行業的應用深化,進一步凸顯了5G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加速5G規模化應用的重要作用。
在安全方面,突出強調了5G安全政策的供給和標準規范的指引,為5G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5G網絡建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基礎。在具體指標中,和5G相關的有4項指標,其中3項和網絡建設有關。第一個指標是每萬人基站數由目前的5個增長到26個,網絡覆蓋水平將大大提高;5G用戶普及率從目前的27.1%提升到56%,預計用戶數將超過7.8億,5G用戶將成為移動市場主體;5G虛擬專網個數從800個提升到5000個,進一步提升了對行業應用的支撐能力,賦能千行百業的效果也將逐漸體現;行政村5G通達率從0提升到80%,代表了我國5G網絡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的決心,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標。
產業鏈上下游需通力合作,共克難關
《規劃》對5G領域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結合目前的發展現狀,2025年要實現這些目標,將會面臨多方面挑戰。如網絡建設挑戰,網絡質量、能效的提升,2G/3G退網等。與此同時,未來五年是5G應用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個人應用過去是復制性創新,行業需求碎片化,產業強鏈補鏈需求更加迫切。
為了實現《規劃》對5G領域提出的要求,產業鏈上下游需要堅定信念,通力合作,共克難關。未來產業鏈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一是在網絡建設方面,以提質增效為目標,建設高質量5G網絡。網絡要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建設高質量5G網絡,尤其是農村地區的網絡覆蓋需要進一步提升。同時兼顧能效,通過異網漫游、網絡共享、技術優化等方式,降低能耗,提升能效。加快2G/3G退網,制定業務遷移策略,明確要求,尤其是2G/3G承載了大量的移動物聯網設備,要加速遷移到4G/5G網絡上去。
二是在5G應用方面,以規模化發展為目標,2C和2B兩手抓。個人應用方面走原始創新之路,孵化新型信息消費應用,發揮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促進云網協同。行業應用需要走能力通用化、產品定制化的道路,滿足行業個性化需求的同時兼顧成本,加速5G行業應用走深向實,與行業從標準、產品、管理、生產等實現全方位的融合。
三是在技術研發方面,以補鏈強鏈為目標,突破一部分“卡脖子”難點技術問題,需要產業上下游通力合作,圍繞毫米波、芯片、基礎元器件等關鍵環節,定點攻關。
作為規劃的主要起草者,信通院將深入貫徹規劃的精神,努力和全行業共同實現目標。在網絡方面將進一步完善5G網絡地圖能力和網絡質量評測,推進虛擬專網發展,研究異網漫游實施路徑和方案;在應用方面,將繼續落實《揚帆計劃》和《規劃》兩個重要文件的要求,從頂層設計出發,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依托5G應用產業方陣,開展研究解決方案測試驗證、跨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為行業提供產融對接、需求對接服務,建設5G應用創新中心體系,持續優化政策環境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