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燈桿的標準作為智慧燈桿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智慧燈桿產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從廣東省的首個智慧燈桿行業標準發布開始,陸陸續續各省各市也在積極發布符合自身城市的規范標準,我國正處于智慧燈桿技術向規范化和標準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推動和促進產業應用和標準化工作,有利于提升我國在智慧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的進度。
構建智慧燈桿生態產業發展平臺。智慧燈桿產業領域涉及到多個產業細分領域,需要通過集合產業上下游企業,構建一個新的產業生態環境,從而形成聚集效應。通過提供創新的服務方式,抓住智慧燈桿的未來技術方向,實現智慧燈桿領域的應用場景技術研發、方案推廣與產業政策的銜接。
從整個信息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新基建的加速發展將會使得5G網絡商用化能夠真正的落地應用。5G網絡作為一條“信息的高速公路“,通過此通道將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融合,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智慧燈桿就是受益者之一。
智慧燈桿經濟效益:
1.智慧照明的節能收入:由企業投資改造的智慧路燈項目,政府會將節省下來的電費分期補貼給回企業。
2.視頻監控的租金收入:該項收入主要指的是燈桿接入天網、安防系統后,公安和交通部門支付的租金收入。
3.微基站的租憑收入:該項目收入指的就是運營商企業在燈桿上掛載5G微基站而支付的租賃收入。
4.多功能充電樁收入:智慧燈桿配置充電樁后,消費者使用時將支付相應的充電收入。
5.停車管理收入:鑒于智慧燈桿可對道路停車情況以及道路井蓋運行維護情況進行監測,實現智能交通的功能,因此可獲得交通部門或其他相關單位支付的管理收入。
7.LED信息發布等廣告收入:由投放廣告的主體支付,多為企業,也有政府及其他機構。
8.數據采集收入:這里的數據包括環境監測數據等,也可能包括其他運營過程中積累的不涉及隱私且經脫敏后的數據,前者的支付主體主要是環境部門,后者則是獲得脫敏數據的使用用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