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串口轉以太網轉換器是一種將串口轉換為TCP/IP網絡接口的數據通信設備。那么什么是 TCP/IP?
盡管 TCP/IP 通信(以及從 TCP/IP 設備收集數據)乍一看似乎令人生畏,但它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通信工具。
TCP/IP 代表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基本上,它是一種網絡協議,它定義了如何通過網絡適配器、集線器、交換機、工業路由器和其他網絡通信硬件發送和接收數據的細節。其目的是通過全球容錯網絡將政府計算機系統相互連接起來。國防部網絡向研究機構開放,并最終向公眾開放,以創建現在的互聯網。TCP/IP 協議也屬于公有領域,任何軟件公司都可以基于它開發網絡軟件,因為它是 Internet 上使用的主要協議,屬于公有領域。
TCP/IP 協議的設計使網絡中的每臺計算機或設備都有一個唯一的 IP 地址(Internet 協議地址),每個 IP 地址可以打開并通過多達 65,535 個不同的端口進行通信,用于發送和接收數據。IP 地址唯一標識網絡上的計算機或設備,端口號標識一臺計算機或設備與另一臺計算機或設備之間(即兩個 IP 地址之間)的特定連接。TCP/IP 端口可以看作是一條專用的雙向通信線路,其中端口號用于標識兩個設備之間的唯一連接。
TCP/IP 模型的協議具有顯著的優勢:它們獨立于硬件和底層軟件運行。這些協議是標準化的,可以在任何情況下使用,而不管使用的操作系統或用于通過網絡進行通信的設備。
協議包括 OSI 模型的第 3 層和第 4 層。傳輸層和鏈路層直接負責連接網絡中的兩個設備。例如,IP 地址和 Internet 協議用于將數據包發送到正確的接收者。另一方面,TCP 負責在兩個設備之間建立連接并維護該連接以進行數據傳輸。如果數據包傳輸失敗,協議會嘗試重新發送數據包。
由于 TCP/IP 只是最重要的 Internet 協議的通用術語,因此該術語也用于其他情況。這就是為什么還有一個控制 TCP/IP 的參考模型。與 OSI 模型類似,該模型旨在映射網絡通信的所有方面。然而,TCP/IP 模型由四個不同的層組成,而 OSI 模型有七層。TCP/IP 模型中的層被分配了各種任務,因此也分配了協議。
● 網絡接入層:該層包含在參考模型中,但沒有定義具體的協議。實際上,主要使用以太網(有線)和 IEEE 802.11(無線)協議。網絡接入層用于為應用鏈接不同的子網,例如通過路由器將家庭 Wi-Fi 網絡連接到 Internet。
● Internet 層:Internet 協議運行在該層上,確保傳輸的數據到達正確的目的地。數據包通過 IP 地址在網絡上路由。
● 傳輸層:參考模型中使用TCP 進行傳輸。該協議允許端到端通信,這意味著它負責兩個設備之間的連接。與 TCP 一起,UDP 也是該層的一部分。
● 應用層:頂層控制整個網絡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HTTP 和 FTP 等協議對應用層至關重要。電子郵件通信協議,例如 POP 或 SMTP,也在這一層上運行。
TCP/IP 連接的工作方式類似于電話呼叫,其中必須有人撥打電話才能發起連接。在連接的另一端,必須有人接聽電話,進來時才接電話。 在 TCP/IP 通信中,IP 地址類似于電話號碼,端口號類似于特定的分機號后一個電話號碼接聽電話。在 TCP/IP 連接中,“客戶端”是“撥號”的計算機或設備,“服務器”是“偵聽”來電的計算機。換句話說,客戶端在建立連接后需要知道它想要連接的任何服務器的 IP 地址,以及它想要發送和接收數據的端口號。
一旦通過 TCP/IP 端口在 TCP/IP 客戶端和 TCP/IP 服務器之間建立連接,數據就可以在任一方向(串行、并行等)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發送PC 上的任何其他類型的端口。唯一的區別是數據是通過網絡發送的。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連接保持打開狀態,直到客戶端或服務器終止連接(即掛斷電話)。TCP/IP 協議的一大好處是它啟用低級驅動程序來發送和接收數據,并對所有數據執行錯誤檢查,因此您可以確保發送或接收的任何內容都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