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RS-422與RS-485都是串行數據接口標準,最初都是由電子工業協會(EIA)制訂并發布的。RS-232在1962年發布,命名為EIA-232-E,作為工業標準,以保證不同廠家產品之間的兼容。其傳送距離最大約為15米,最高速率為20kb/s,并且RS-232是為點對點(即只用一對收、發設備)通訊而設計的。所以,RS232只適合于本地通訊使用。
RS-422由RS-232發展而來,它是為彌補RS-232之不足而提出的。為改進RS-232通信距離短、速率低的缺點,RS-422定義了一種平衡通信接口,將傳輸速率提高到10Mb/s,傳輸距離延長到1200米(速率低于100kb/s時),并允許在一條平衡總線上連接最多10個接收器。RS-422是一種單機發送、多機接收的單向、平衡傳輸規范,被命名為TIA/EIA-422-A標準。
為擴展應用范圍,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礎上制定了RS-485標準,增加了多點、雙向通信能力,即允許多個發送器連接到同一條總線上,同時增加了發送器的驅動能力和沖突保護特性,擴展了總線共模范圍,后命名為TIA/EIA-485-A標準。由于EIA提出的建議標準都是以RS作為前綴,所以在通訊工業領域,仍然習慣將上述標準以RS作前綴稱謂。RS-232、RS-422與RS-485標準只對接口的電氣特性做出規定,而不涉及接插件、電纜或協議,在此基礎上用戶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層通信協議。
RS232與RS485的轉換方法
有三種方法可以使用。
1:簡單的轉換方式。
2:接收端緩沖存儲器控制轉換方式。
3:接收端緩沖存儲器加RTS信號控制轉換方式。 兩線連接的RS485控制方式只能采用(2)或(3)方式。不能用第1種方式。四線連接方式可以任意使用以上3種方式轉換。
圖2表示第2種轉換方式。其中(a)是接收緩沖存儲器接收控制端。當PC機發送 數據時,(a)控制端可以避免RS485產生數據沖突。圖3表示第3種轉換方式。圖中(b)是RTS控制端,當PC機接受數據時,RTS信號被機活因此PC機發送數據被延遲??傊ㄟ^(a)和(b)信號的控制,可以避免數據在發送和接受時發生沖突。
圖1:簡單轉換方式:
圖2:接收端緩沖存儲器控制方式。
圖3:接收端緩沖存儲器加RTS信號控制轉換方式。
RS-232/RS-422/RS-485三者間的區別
1、RS232是全雙工的,RS485是半雙工的,RS422是全雙工的。
2、RS485與RS232僅僅是通訊的物理協議(即接口標準)有區別,RS485是差分傳輸方式,RS232是單端傳輸方式,但通訊程序沒有太多的差別。
PC機上已經配備有RS232,直接使用就行了,若使用RS485通訊,只要在RS232端口上配接一個RS232轉RS485的轉換頭就可以了,不需要修改程序。